中低压电线是用于传输中低电压等级电能的电线电缆。在电力系统中,通常将电压等级在 1kV 及以下的称为低压,1kV 以上、35kV 及以下的称为中压。中低压电线具有绝缘性能良好、导电性能优异、机械强度较高等特点,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安全、可靠地传输电能,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、工业企业内部供电、居民小区供电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连接等领域。

下面了解一下中低压电线在使用中会受到多种环境干扰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电磁干扰
电力设备干扰:附近的变压器、电动机、变频器等电力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,这些电磁场会在中低压电线上感应出电动势,从而对电线中的信号传输产生干扰,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通信设备干扰:一些通信设备,如基站、雷达等,会发射高频电磁波。当这些电磁波与中低压电线相互作用时,可能会在电线上产生感应电流和电压,干扰电线中的电力信号,严重时可能导致通信信号与电力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,影响各自系统的性能。
温度影响
环境温度变化:环境温度的升高会使电线的电阻增大,导致电线发热增加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,电线的绝缘材料会加速老化,降低绝缘性能,甚至可能引发短路等安全事故。相反,低温环境会使电线的柔韧性降低,容易出现开裂、脆化等现象,影响电线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。
太阳辐射:在户外架设的中低压电线,长期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,会吸收大量的热量,导致电线温度升高。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段,太阳辐射加上环境温度的双重作用,会使电线的温度过高,进一步加剧电线的老化和损耗。
湿度与腐蚀
湿度影响:高湿度环境会使电线表面凝结水分,降低电线的绝缘性能。如果水分进入电线内部,还会导致内部的导体生锈、腐蚀,影响导电性能,增加线路故障的风险。此外,在潮湿的环境中,霉菌等微生物容易滋生,它们会侵蚀电线的绝缘层,破坏绝缘结构,降低绝缘强度。
化学腐蚀:如果中低压电线所处的环境中存在酸、碱、盐等腐蚀性物质,如化工厂附近、沿海地区等,这些物质会与电线的金属部分发生化学反应,导致电线腐蚀。腐蚀会使电线的截面积减小,电阻增大,进而影响电线的载流能力和使用寿命。
机械应力
风力作用:在户外,电线会受到风力的作用而产生振动和摆动。长期的风力振动会使电线的悬挂点和连接部位产生疲劳损伤,导致电线断裂或接触不良。此外,强风还可能使电线与周围的物体发生碰撞,造成电线外皮破损,影响绝缘性能。
冰雪荷载:在寒冷地区,冬季电线可能会被冰雪覆盖,增加电线的重量。当冰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,会使电线承受过大的拉力,可能导致电线拉伸变形、杆塔倾斜甚至倒塌,引发电力中断事故。
地壳运动:在一些地质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,地壳运动可能会导致地面发生沉降、位移等变化。这会使埋地的中低压电线受到拉伸、挤压等机械应力,容易造成电线的绝缘层破裂、导体断裂等故障。